东京医科和牙科大学(TMDU)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多囊肾病患者缺乏家族史的遗传联系
东京,日本——多囊肾病(PKD)是一种顽固性疾病,导致肾脏内液体囊肿的形成,通常发生在成年人身上。作为最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之一,常染色体显性PKD通常由PKD1和PKD2基因的突变引起。然而,约十分之一的患者并没有家族病史,并且这些已知基因并未出现突变。这引发了一个重要问题:在这些病例中,是否存在其他遗传因素导致PKD的发生。
在2024年7月16日《肾脏国际报告》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中,来自东京医科和牙科大学(TMDU)的研究人员针对理解PKD的关键差距进行了探讨。他们对没有多囊肾家族史的PKD患者进行了全面的遗传分析。
从2014年至2023年,该研究共招募了157名成年患者,来自27家日本机构。这些患者通过下一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检测,检测范围涵盖多达92个与遗传性肾囊性疾病相关的基因。
研究结果揭示了部分队列中PKD的潜在原因。“我们的综合遗传分析显示,7名患者(4.5%)存在IFT140基因突变,这是一种新近发现的与PKD相关的基因,”TMDU的Eisei Sohara博士在讨论结果时表示。这与之前对IFT40的研究结果形成鲜明对比。他补充道:“该队列中单等位基因功能丧失的IFT140变异比例高于先前报道的具有阳性家族史的多囊肾队列。”
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,研究人员分析了患者的多种相关临床特征。有趣的是,IFT140基因突变患者的肾脏在肾功能和囊肿大小方面通常优于PKD1患者。“由于IFT140基因引起的多囊肾表型较轻,父母的肾脏疾病可能被忽视。因此,没有阳性家族史的患者更可能携带IFT140的致病变异,”TMDU的Takayasu Mori博士强调。他进一步解释说:“IFT140相关的多囊肾患者也可能被误诊,因为他们的肾小球滤过率相对较高,肾脏体积较小,以及非典型的肾囊肿。”
总体而言,这项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更清晰地描绘常染色体显性PKD的遗传景观,在日本有超过30,000人受到影响。TMDU的Takuya Fujimaru博士总结道:“我们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影响临床实践,包括诊断、药物治疗选择以及无家族史的成年PKD患者的遗传咨询。”
总之,这项突破性的研究可能会彻底改变诊断和治疗,为显著改善患者结果带来希望。随着不断的创新,增强PKD患者护理的承诺可能很快就会成为现实。
本文来自作者[幼凝]投稿,不代表聚慧融智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n.ictconsultant.cn/life/202505-896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聚慧融智的签约作者“幼凝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基因研究揭示IFT140在多囊肾病中的关键角色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聚慧融智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 东京医科和牙科大学(TMDU)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多囊肾病患者缺乏家族史的遗传联系 东京,日本——多囊肾病(PKD)是一种顽固性疾病,导致肾脏...